噴霜是液體或固體配合劑由橡膠內部遷移到橡膠表面的現象。橡膠噴霜的形式可分為三種;即噴粉、噴蠟、噴油。噴粉是硫化劑、促進劑、活性劑、防老劑、填充劑等粉狀配合劑析出,在橡膠表面形成一層類似霜狀的粉層;噴蠟是膠料中蠟類配合劑析出,在橡膠表面形成一層蠟膜;噴油是增塑劑、增黏劑、潤滑劑等液態配合劑析出,在橡膠表面形成一層油狀物。①噴霜影響制品的表觀質量 噴霜使橡膠制品表面出現泛白、泛黃、泛灰等,有時還出現亮點,使其表面失去光澤。②噴霜影響橡膠的性能 噴霜會降低膠料的自黏性,影響膠料與纖維材料和金屬材料的黏合性能,給成型造成困難。若噴霜的主要成分是硫化劑和促進劑,會造成膠料表面的硫化劑和促進劑的濃度增加,在貯存和加工過程中,膠料易焦燒,會造成硫化膠硫化程度不均,物理機械性能下降。①配方設計不當 造成噴霜的主要原因是配方設計不當,配合劑在橡膠中的用量過多,超過其最大使用量。在一定條件下,配合劑在橡膠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,達到配合劑溶解度的配合量稱為配合劑的最大使用量。配合劑用量超過其最大使用量,配合劑就不能完全溶解在橡膠中,使得配合劑在橡膠中呈過飽和狀態。不能溶解的配合劑便要析出,在橡膠表面形成噴霜。②工藝操作不妥 膠料生產時,配合劑稱量要準確,以免造成多配,使得配合劑的用量超過其在橡膠中的最大用量,造成噴霜。膠料應在規定的操作工藝中充分混合,否則易造成配合劑分散不均,使得配合劑在膠料中局部濃度過大,達到過飽和狀態,造成噴霜。通常情況下,配合劑在橡膠中的溶解度一
般都是隨著溫度的升降而升降,加工過程中配合劑的溶解度較高,貯存和使用時溫度較低,配合劑出現過飽和,橡膠表面就會出現噴霜。
為了消除噴霜現象,可以在不影響橡膠制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,選用或并用溶解度大的生膠,以及選用與配合劑溶解度參數相近的生膠。配方設計時,要避免噴霜,配合劑的用量必須限制在橡膠貯存和使用時所允許的最大用量以下,選用溶解度參數與生膠相似的配合劑,或者采用幾種配合劑并用。另外也可用一些能提高配合劑在膠料中溶解度的配合劑如油膏、古馬龍等。